新能源新技術方向反復活躍,截止收盤,空氣能熱泵大漲3.10%,迪森股份(300335)(300335.SZ)漲超14%,大元泵業(603757)(603757.SH)、迪貝電氣(603320)(603320.SH)漲停,盾安環境(002011)(002011.SZ)、申菱環境(301018)(301018.SZ)漲超6%。
從博弈角度看,市場延續成長賽道風格的炒作,像光伏中的TOPCON電池、芯片中的第三代半導體、汽車產業鏈中的一體化壓鑄、儲能中的光熱發電等細分領域在早盤輪番活躍。經過兩三年的炒作,市場對新能源賽道的認知差比較充分,但新技術方向處于產業鏈剛剛放量階段,未來幾年的增長性較為確定,因此也是賽道內部資金預期差最大的分支。
空氣能熱泵是用少量電能驅動熱泵機組,通過工作介質進行變相循環,進而利用空氣中熱能的一種設備,主要用于熱水、采暖、烘干等領域,具有節能、無污染的特點。相較于其他取暖方式,空氣源熱泵的一次能源耗能僅為電鍋爐的27%、燃煤鍋爐的49%、燃氣鍋爐的59%。
歐洲面臨天然氣供應中斷背景下,超70%的天然氣的能源依賴度使歐洲迫切需要改變供能結構。而供暖作為能耗重要領域,空氣源熱泵不依賴化石能源、能效高的優勢凸顯,被列入“REPowerEU”能源計劃,有望成為“缺氣”下的主流供暖方式。
能源緊張背景下,2021年歐洲熱泵銷量同比增長34%至218萬臺,增速創下近10年新高。2022年受到俄烏沖突的影響,歐盟各國加快了能源轉型的步伐,紛紛推出購置補貼等刺激政策,促進熱泵的銷售。
在歐洲能源持續緊張及高補貼的刺激政策催化下,歐洲空氣源熱泵需求強勁。根據EHPA(歐洲熱泵協會)預計,2025年歐洲熱泵銷量達到400萬臺,2021-2025年CAGR為16%。歐洲最終潛在年銷量為680萬臺,距離2025年也有70%提升空間。
我國是全球主要的空氣源熱泵生產國之一,空氣源熱泵出口從2020年開始已實現持續的高增長。2021年國內熱泵出口規模翻倍至45億元、2022上半年國內熱泵出口額大幅提升60%,其中有72%銷往歐洲,國內企業在歐洲熱泵裝機潮中充分受益。
考慮到目前熱泵在歐洲地區的存量滲透率只有14%,未來替代空間依然廣闊,我國空氣源熱泵出口依然有望保持強勁的高景氣增長。憑借技術的扎實積累,國內空氣源熱泵整機企業以及上游零部件企業,有望進一步搶占歐洲市場的份額。
安信證券認為,短期來看,天然氣價格走高也對空氣能熱泵銷售有拉動作用,但海外的環保政策及補貼才是產業發展的更為長期的動力。展望未來,如果空氣能產業持續成長,規模效應帶動設備價格下降,消費者即使不拿補貼,也會購買空氣能產品,則產業將進入自發良性循環的階段。
在歐洲能源緊張的背景下,國內空氣源熱泵外銷的持續高景氣,國信證券推薦空氣源熱泵整機及上游零部件企業,整機建議關注美的集團(000333)、日出東方(603366);上游供應鏈:屏蔽泵建議關注大元泵業,閥件建議關注盾安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