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
“小米空調”發布的當晚,一接近雷軍的知情人士告訴我,雷軍在為“小米空調”傳播太廣而惱火,因為這產品全名畢竟是“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”,不是“小米空調”。
后來很自然地聊到了格力、聊得了董明珠,他突然跟我說了一句“畢竟有個十億賭局在那,雷總較著勁呢。”
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,雖然此事輿論早已變成兩人合伙作秀騙眼球,當事人卻一直都很認真,至少雷軍是這樣。

二、
十億賭局,準確的發生時間是2013年12月12日,既然是五年之約,也就是說,等到2018年12月12日才會有答案,抹去零頭,只需對比格力電器2018年的年報和小米的營業額即可。
三、
雷軍已經有三年沒說過營業額了,這不是什么好現象。
由于小米非上市公司,無財報可看,根據其官方口徑,其2013年——2016年的營業額分別是這樣:316億(2013年,雷軍認證)、743億(2014年,雷軍認證)、780億(2015年,小米公共事務總監葛亮認證)、未公布(2016年)。
從2013年——2016年,格力電器的年報則是這樣:營收1186億(2013年)、1378億(2014年)、977億(2015)、1083億(2016)。
四、
十億賭局一年后,小米差不多到了歷史頂峰,志得意滿的雷軍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,“今年小米大概可以做到800億元,格力最多也就是1400億元。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,小米會在一到兩年內超越格力。”
參考“三”中列出的營業額可以看出,雷軍算了一組簡單的遞增數列,除了有點理想化了,邏輯上沒什么毛病。
五、
當時董明珠就慫了,一個月后她反擊,“你超過我,有什么面子嗎?有本事在手機行業超過所有人。我一個做空調的,你跟我比什么?”
這話說的太不講究,十億賭局跟你打的,不跟你比跟誰比。再說,如果當時再忍忍,一年后再回擊,那多有力啊。
六、
格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營業額來自空調,這是個熟透了的行業,雖然董明珠最近折騰了不少高新產業,但在近幾年內應該很難給格力帶來戲劇性增長。
所以現在狀況很明朗,雷軍差不多還有一年半時間。如果這波“觸底反彈”能一直持續到2018年年底,雷軍還是有微弱的勝算。